2022年2月22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这是继2021年后,耕读教育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开展耕读教育”,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要求“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教育部《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提出要“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今年初发布的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也明确指出,“把耕读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纳入教育培训体系”。
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涉农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为更好服务完善耕读教育体系,我们精选了22本耕读教育方面的好书,供各涉农高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选用。
本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草业科学开拓者任继周主编的国内首部农业伦理学教材,面向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系统观念阐释了中华农业伦理观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响应的概貌。农业伦理学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决策者进行战略选择与决策的指导,该教材创造性地将农业伦理学问题纳入时、地、度、法四个维度之中,构建了中国农业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是经验农业科学向理性农业科学迈出的重大一步。
“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的出版。这本书是以《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为蓝本,补充改编而成。把中国的农业伦理学送进高等院校教学系统,以供我国农业和有关学科工作者研讨中国农业问题参考。本书尝试以现代科学方法、现代农业伦理观来反省我国农业的过去,展望未来。这标志我国从经验农业科学到理性农业科学迈出的重大步骤。”
——本书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寄语
“《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基于对中国农业发展中社会制度及伦理结构变迁的深刻思考,总览了应用伦理学各个分支及其与农业系统中伦理关系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农业伦理学以时、地、度、法等四个维度为核心的基本理论框架,构建了判断农业活动及农业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应该与否、适度与否、公正与否的标准和定量方法,提出了以中华文明‘自然观’为基础的新时代农业伦理系统,指明了基于生态文明法则促进农业永续发展、基于伦理学关怀积极应对全球挑战、基于系统耦合推动全球农业发展的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唐华俊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