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2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这是继2021年后,耕读教育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开展耕读教育”,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要求“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教育部《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提出要“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今年初发布的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也明确指出,“把耕读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纳入教育培训体系”。
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涉农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为更好服务完善耕读教育体系,我们精选了22本耕读教育方面的好书,供各涉农高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选用。
本书纲举目张,共分十章,以全球性为经、以专题化为纬,不仅全面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更瞄准学科前沿有所建树,同时图文并茂,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研究世界农业文明的特点、传播、演进、动因、影响机制以及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旨趣,开该领域教材之先河。与以往世界农业史或世界农业科技史专著和教材重区域国别和历史时序不同的是,本书重于世界农业文明的特点特征、影响农业文明进程的因素、农业文明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的阐述,统分结合,将中华农业文明置于世界文明体系之中,既从中国看世界,又从世界看中国,试图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农业文明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同时纵横结合,一方面概要性地梳理世界农业的起源及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通过不同专题尝试探讨世界农业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